一直以來,野蘑菇中毒事件時有發生,都是因為很多人僅憑網上流傳的“土辦法”或者個人經驗采食導致。
新聞事件
2015年6月28日,余某和親戚一起在九龍灣山上采摘野生蘑菇,回家后將其跟青椒和大蒜一起炒著吃。第二天早上余某起床后嘔吐、腹瀉,兩個女兒則在被送到學校后多次嘔吐。
2016年6月29日,據《勞動報》報道,昨天,瑞金醫院急診透露,近日接收到三名食用“野蘑菇”中毒的患者。經過全力搶救,昨天兩名患者脫離生命危險,另一名患者因食用較多毒蕈中毒嚴重,不治身亡。
食品安全
一直以來,野蘑菇中毒事件時有發生,都是因為很多人僅憑網上流傳的“土辦法”或者個人經驗采食導致。經官方專業人士介紹,目前還沒有快速可靠的方法來鑒別野蘑菇的毒性,僅憑借肉眼觀察辨別野生蘑菇的毒性,是非常不科學的。在網上或者坊間,都流傳著一些識別毒蘑菇的“土辦法”,實際上這些“土辦法”并不靠譜。許多有毒蘑菇和可食用的蘑菇在外形、普通特征上沒有明顯區別。因此,杜絕蘑菇中毒最根本的方法,就是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,自家花圃里長出的蘑菇也不要采食。
鑒別野蘑菇的誤區
土辦法誤區和真相
誤區一
顏色鮮艷美麗的蘑菇有毒,色淡普通的蘑菇沒毒
真相一
從色彩上判斷野蘑菇是否有毒是不可靠的。部分色彩不艷、長相丑陋的野生蘑菇也可能有毒,如肉褐麟小傘、秋盔孢傘等。
誤區二
蘑菇與銀器、大蒜、大米一起煮,液體變黑證明有毒,不變黑證明xx。
真相二
事實上,蘑菇毒素不能與銀器、大蒜等發生化學反應,也就不能產生顏色變化。
誤區三
以前吃過“同樣”的蘑菇,不會發生食物中毒
真相三
外觀相似的蘑菇,有可能是不同品種或者發生變異,甚至被有毒物質污染。
誤區四
毒蘑菇破損后會流出乳汁
真相四
這種說法不科學,松乳菇、紅汁乳菇受傷后流出的乳汁均會變成藍綠色,但這兩者都是味道鮮美的食用菌。
食用野生蘑菇后如出現惡心、頭暈、幻聽等癥狀,應立即采用簡易的方法進行催吐處理,并盡快撥打120送醫院,同時保留野生菌樣品供醫務人員救治參考。由于現在對毒蘑菇尚未有{tx}療法,所以我們要從根源上當心這些“野孩子”,以免“自找麻煩”。
在屋面建材行業,也有很多不安分的“野孩子”在侵犯消費者的權益。
國內某小廠生產的“瓷白”PVC瓦
100小時老化實驗后,ΔE(色差變化)=7.96
市場的惡性競爭也帶來了很多所謂的“創新”!比如白色的PVC瓦,一些不懂PVC技術的小廠,為了吸引客戶的眼球,把白色PVC瓦生產成“瓷白”,“瓷白”色產品并非不好,但成本很高!而這些小廠的“瓷白”色產品價格卻出奇的便宜!紅波技術專家一看就知道“貓膩”在哪里,產品才經過100小時的老化實驗后,發生了明顯的黃變,且實驗顯示ΔE(色差變化)=7.96,已遠遠超出色差容差可接受范圍(0-2.0)。可能大多數消費者不明白色差變化背后的意思。
其實,評估一個產品老化后的品質優劣,無非是以下兩點:
1.外觀顏色是否發生變化和變化的程度;2. 產品物性是否下降和下降程度。
對白色PVC瓦而言,老化后變黃越厲害(即色差越大)就意味著老化越嚴重(優質的白色PVC瓦隨使用時間的延長是變白的不是變黃,其它顏色的PVC瓦除外)。所以,我們可以依據色差的變化程度來判斷PVC白色瓦品質的優劣。
該產品色差實驗:LAB值方法的數據對比
綜上所示,無論是肉眼判斷還是實驗數據顯示,該國內某小廠的瓷白PVC瓦經過了100小時的老化實驗后,已發生嚴重的老化,老化后的PVC瓦會出現粉化、變脆或拉伸強度減弱等不同程度的變質,如果投入到實際使用中,或許已造成嚴重經濟損失。
PVC產品科普
自然界中,PVC產品產生老化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光、熱、濕氣(水分),其中紫外線和高溫對PVC分子破壞性較強。所以,針對以上特性,注重品質的廠家在設計PVC產品配方的時候,會充分考慮產品再加工過程和使用工程中的老化問題:
1. 針對熱老化需要加入優質熱穩定劑及抗氧劑等;
2. 針對紫外光老化需要加入抗紫外線助劑(業界俗稱UV);
3.
由于PVC樹脂的特性(加工融化溫度與分解溫度很接近),在加工過程需要加入多種功能的助劑組合。
但有些廠家為了追求產品外觀的顏色鮮艷度等,會違反常理地加入或過量加入一些助劑,如增塑劑、增白劑、增亮劑等等。這種產品的外觀鮮艷亮麗,或許短期內及室內使用影響并不大,但是對產品的某些必備性能已經造成損害(像耐熱性、剛性、老化等),比如在產品中添加熒光增白劑,雖然使產品異常白亮,但是產品黃變老化卻加速(熒光增白劑是戶外產品配方的大忌),因此對表面異常亮白或油亮的產品要慎重選擇。
紅波牌APVC瓦
100小時老化實驗后,ΔE(色差變化)=0.92
紅波APVC瓦色差實驗:LAB值方法的數據對比
選購PVC瓦時,就像遇到野蘑菇一樣,我們沒辦法用肉眼直接辨別判斷優劣,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優質品牌或者生產研發實力強大的廠家,如已通過央視《致匠心》欄目組“實力認證”的廣東紅波建材。
紅波建材研發團隊在PVC產品的配方設計、材料選型上會根據不同產品的類別、應用方向,安全使用前提、合理售價成本以及老化等方面的綜合考慮,選擇出{zy}的配料方案,而且上市的產品都經過了長時間的經驗累積及科學的試驗論證,務求為消費者提供{zy}質的產品。
技術資料提供:工程研發中心
編輯 吳韻華